高花社區黨委以黨建為引領,以群眾為中心,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以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引領發展為抓手,不斷提高基層社會治理精細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最大限度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把牢政治引領“方向盤”。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整合各類資源,創新“黨建+項目+品牌+網格”模式,將基層黨建、綜合治理、便民服務等有機融合。堅持以社區黨委為中心,各支部為抓手,系統謀劃、精心部署、精準落實,確保決策部署一貫到底。制訂專項為民服務行動實施方案,建立“紅領工作站”社區吹哨部門聯動工作機制和包聯機關黨組織、黨員進社區志愿服務臺賬,常態化開展考評工作,有效調動包聯黨組織和黨員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同時根據居民需要及社區實際情況建立“黨員家訪”黨建品牌、啟動書記項目“一車一篷”、黨建項目“明亮工程”,共解決居民“急難愁盼”四十余件、增添基礎公共設施十余處,進一步增強居民的獲得感。
堅持法治引領“平安基”。大力推進法治社區建設,把社區治理納入法治軌道,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會氛圍,讓法治精神、法治理念走進每個家庭、每個角落,著力打造“無毒社區”“無疫社區”,積極開展各項法治宣傳活動,提高居民法律意識。做到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確保信訪矛盾有人抓、有人管;小區周邊無黃、賭、毒,提高居民安全感。
樹起德治引領“風向標”。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道德講堂、文化活動中心和社區文化廣場、小區應急廣播的宣傳教育作用;定期舉辦道德講堂以文化傳承無聲潤物,用身邊榜樣示范帶動,通過協商共議,評定“五好家庭”“文明家庭”等先進典型,結合“紅黑榜”,定期對好人好事進行張榜公示,以道德評議和社會輿論的力量革除陋習,倡導群眾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形成家庭和美、鄰里和睦、社區和諧的德治局面,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宣講及“好媳婦”“好婆婆”評選等活動,以文化人,成風化俗,切實提升群眾思想道德修養和文明程度。
打造自治引領“新風尚”。以換屆為契機,加大選拔社區“兩委”班子成員力度,選優配強“領頭羊”隊伍,在街道黨工委的領導下,堅持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法治化水平,用法治引領自治,建立綜治維穩小組,緊盯重點場所、重點人員,劃分網格包保,配備網格員11名,定期開展社區大排查,嚴防安全事故發生;落實好重要事項,做好推進工作,公開重大事項評議,對其規范化、民主化,保障群眾知情權、參與權和決策權;打造“鄭天麟”調解室調解議事品牌,帶動群眾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法開展自治管理,形成黨建引領下的“辦事依法 遇事找法”治理新風尚。
激活智治引領“新大腦”。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提高辦事效率,高花社區充分利用“慧治大觀”平臺,以“一屏”看社區、“一網”攬全局為目標,深化各類應用,打造更全面、更高質量的社區管理場景應用。該平臺設紅色黨建、智慧村居、營商安商等板塊,設計了80多個輕量級應用,在政府、企業和群眾之間搭建了溝通橋梁,同時以紅領工作站、駐點局長、兩代表一委員為核心力量,以網格員、政法干警、城管環衛為骨干力量,以各類群團社會組織、群眾為基礎力量,全面動員全民參與,實現網格內所有群眾訴求做到“微事不出網格、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街道,堅持“人防、技防”相結合,讓人民群眾在城市生活中更加便捷,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單位:集賢辦 撰稿:胡玲玲 審核:施巧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