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山社區堅持把提升基層治理能力作為社區黨建工作重心,積極探索完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模式,立足“小網格”、融入“微服務”、聚合“大民生”,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切實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優勢,用黨建“一顆子”激活社區“一盤棋”,走出一條社區治理新路子。
黨建引領,小網格集聚大能量。社區堅持把支部建在網格,把黨員沉到網格,把社會力量聚在網格。完善社區網格員、網格支部聯動機制,充分發揮社區網格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網格員主力軍作用,引領帶動各類社會組織和居民群眾等志愿服務力量參與社區網格治理,在開展常態化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創建、化解鄰里矛盾等工作中發揮作用,共同推動實現“人在網中走,事在網格辦,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街,矛盾不上交”的工作局面。
黨建引領,驛站承載“微服務”。社區黨委以“蔡師傅”驛站為載體,拓寬社區黨建陣地,承載社區面向群眾的“微服務”。自驛站成立以來,成功舉辦為民服務活動10余場,重點圍繞便民服務、法律援助、醫療衛生、養老服務等主題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引領大眾關注老弱群體生活訴求和價值需要,開展定制式便民服務活動,推動“微服務”做深做實,把幸福感實實在在送到群眾身邊。
黨建引領,聚合社區“大民生”。社區堅持以基層民生需求為導向,從細微處入手,注重解決群眾身邊的煩心事、揪心事,讓群眾從一件件平常小事的迅速解決中感受民生溫暖。今年以來,社區黨委組織力量對轄區內剩余200多名退休未認定人員計劃開展上門現場認定工作,尤其是對重殘、重病、高齡等特殊人群做個案備注,讓居民足不出戶完成退休認定工作。社區黨建項目“集善之家”前后組織開展殘疾人就業培訓活動20余場,參與人數100多人,并主動與本地京環公司洽談合作,為本區內殘疾人提供合適的就業崗位,帶動轄區內二十余名殘疾人實現再就業。社區以精細化服務幫助群眾辦理民政優撫、計劃生育、醫保就業等手續,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實現服務群眾常態化,服務質效再提升。(單位:集賢辦 撰稿:王菲菲 審核:施巧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