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十里鋪鄉堅持黨建引領,積極探索“網格化管理、多元化參與、智能化服務”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通過凝聚多方力量、突出數字賦能、建強組織陣地,筑牢基層治理“橋頭堡”、架起服務群眾“連心橋”,著力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凝聚多方力量,集中資源要素。以紅領工作站建設為抓手,統籌局長駐點工作室、兩代表一委員工作室、政法干警進網格、共商共治共建平臺、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五大平臺,合力查堵點、破難題、促發展。嚴格落實紅領工作站每月調度、季度聯席會議機制。圍繞經濟發展、民生保障、基層治理、文明建設等重點工作,會商解決120余項“疑難雜癥”,實現大事共議、難事共解、要事共決、實事共辦。全鄉32支紅領背包小分隊開展送教上門、理論宣講90余次,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突出數字賦能,提升治理效能。鄉級基層治理智能化中心和7個村級治理分中心高效運行,安裝有38個觀測點71個攝像頭,對山林河湖等盲區地帶進行實時監控。全鄉共劃分25個網格,配備146名網格員,落實日常管理巡查工作分區負責制。網格員在日常管理巡查中發現的問題可通過智能手機終端上傳至鄉級平臺,由平臺統一交辦、處置、反饋,形成閉環式管理機制。自基層治理智能化中心啟動以來,鄉級平臺累計辦結社會事務、安全生產、矛盾隱患、生態環保等27個方面的1601件問題,協助公安系統破解盜竊等案件10余起。開通“十里振興”微信公眾號,涵蓋鄉村振興、金融幫扶、書記鄉長信箱等功能模塊,進一步拓寬建言渠道,提升政民互動水平。
建強組織陣地,激發治理活力。全力推進村級黨群服務中心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科學布置為民服務大廳、黨員活動室、文化活動室、農家書屋等多個功能室,強化一室多用,筑牢為民、便民、惠民的基層服務陣地。近年來,全鄉5個村(居)黨群服務中心實現提檔升級,服務能力顯著提升。鄉級司法所升級改造工程穩步實施,積極申報“省級示范司法所”。扎實推進鄉村兩級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內設群眾接待室、矛盾糾紛調處室、心理服務室等,針對群眾反映的問題第一時間予以受理調解,確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解決在一線。(供稿單位:十里鋪鄉 撰稿人:劉鑫 審核人:劉世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