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觀區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斷創新機制,堅持黨建引領,推行“內外合力、上下聯動”工作機制,實現村級集體經濟強村從0到4的突破。
一是建強班子,聚力抓發展。堅持培育和培訓兩手抓,動態調整村“兩委”9人,面向社會公開招考大專以上學歷村級后備干部44人,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引進專業人才。注重理論與實踐并舉,舉辦3期“江畔大講堂”,開設“兩講堂兩課堂”,在浙江大學等地舉辦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培訓班,組織鄉鎮(村)干部60余人次赴余村等地學習,拓寬發展眼界。建成紅領工作站18個,吸納鄉鎮班子成員、村“兩委”、區直單位負責人、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負責人等群體173人,確定中央扶持村一名縣干、一個區直單位、一個非公企業“三個一”包保扶持機制,凝聚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合力。
二是強化保障,齊心抓發展。出臺村、社區干部正向激勵十條措施,推出“待遇保障+政治激勵+培育表彰+關心關愛”激勵套餐,充分調動村干部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積極性。把“十佳村、社區帶頭人”評選成果與年度考核相結合,拓寬優秀村干部成長渠道,在編制空缺情況下,從連續兩年及以上被評為全區“十佳”的村、社區正職中,定向擇優招聘事業編制人員,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好、政治素質高的村干部開“綠燈”。開展“黨員季度之星”“一季一曬”活動,選樹先進典型,“亮曬”工作實績,引導基層干部創新發展理念,推動全區村級集體經濟整體提升。
三是激活資源,創新抓發展。緊扣“創新”主題,突破思維定式,區委組織部聯合鄉鎮黨委及區農業農村局等部門,精心打造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一村一品”,引領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新思路。十里鋪鄉結合區位優勢,緊抓園區經濟,努力打造綠色園區,創新股權轉讓方式,依托鳳凰遠錦工業園等村級工業園區成功引進9個項目,年創收可達500萬元。??阪偼ㄟ^整合優勢資源,搭建農業產業投資建設運營、農旅大數據開發應用、大健康產業、候鳥式旅居養老、特色鄉村旅游、電子商務等產業鏈條,建設集種植、農業、觀光、文化、休閑、旅游為一體的生態農旅大數據產業群,發展旅游特色經濟,助推村級集體經濟從一產向一、三產融合發展轉型。
(撰稿人:秦佳)